2010-09-17

東引散策(四):海上交通
Notes of Tung-yin IV: Transportation

交通是想寫東引系列最早冒出來的主題,不過最後我決定調整一下順序,讓東引停在這邊。

很多人的馬祖之旅,會以「水陸空聯運」來記述交通路線的繁複與顛簸。對我的東引之旅,沒的事兒!哪來的陸與空。就是坐船,坐臺馬輪、合富輪、閩珠二號、六號。難以捉摸的大海,加上無力的交通輪,就是造成行程長達十一天的主因。

一般人可能無法想像一個「縣」的幹道交通可以達到兩個小時之久,而東引就是這樣一個地方。從鄉公所到碼頭雖然只要五分鐘,但再往縣府所在的南竿又有34浬,渡輪要兩小時,所謂孤懸海上大概就是像這樣了。而八小時可達基隆都會區,兩小時卻只能到另一小島,這也是東引何以有「東引人」而非「馬祖人」這樣的地方意識了。

因航線起訖點的安排,船期是依照基隆的船報,所謂單號開行「先馬後東」,雙號「東馬東臺」,開到海峽西岸也都隔日了。在東引的這段期間,這些「術語」都聽到可以朗朗上口,能輕鬆和鄉親們解釋到底是錯過哪班,又預計搭哪班。


2010-09-16

東引散策(三):東引風光
Notes of Tung-yin III: Tourist Sites

待到第二個星期,老天終於賞了個晚霞夕陽,
右側西引山頭上凸出的石塊,名為和尚看經。

雖然是以懇親之名去東引,但旅遊行程才是要緊事,就算我沒去看T. H.他也照樣放假幾天出來閒晃。所以儘管他已經帶過母親踏遍東西引,我還是拉著他陪我去了許多地方。

我們的友誼說不上深厚,不過T. H.是個會聊天的伴。大多數的景點我都自己去,少數則和他邊聊邊逛,快樂不少。恰好選到同遊的景點特色較少,閒聊之中也不覺得無趣,完善地發揮旅伴功能—一起消化雞肋景點。

因為T. H. 的邀請,有一個行程較難得:參觀位在東引制高點恩愛山的營區。吃過營區午餐後由指揮官簡介東引的戰略地位,再帶大家遠眺兩三萬公尺外的島嶼,自北而南是大陸的四霜島、雙峰島、蜘蛛島,再來是民國轄地亮島、北竿。 隨然說都是海外景緻,可惜在營區中相機不便拿出來,只能在這邊稍微說個嘴,當作記錄。

另外挑幾個景點來記錄,順便介紹給大家。三三據點、東引島燈塔、國之北疆。

2010-09-15

東引散策(二):東引的人、村子
Notes of Tung-yin II: Villagers and Villages

東引鄉設籍人數約一千*出頭,不過離島通常設籍人數會比常住人口多上一些,聽公所的人說,常住大概七百人左右吧。不過島上實際的人數,卻是三、四倍於這個數量。

東引行十多天接觸過的人們:香格里拉民宿 老闆小娟、小娟的爸媽香記小吃的老闆夫婦、鄉公所環保課陳課長天寶及課員、美而美早餐店老闆、到東引做植物調查的學姐(Lulu)及助手、教會禮拜堂傳道夫婦,以及他們四個兒女,郵局士官長郵官、新來的小學代課老師豆豆(或荳荳)、小學教務陳主任、兩間麵店的老闆、國利豆腐店老闆(去吃了三次豆花),米醋坊女小開(名音:萱萱)、燈塔守燈人的女兒、在酒廠上班的元法哥、在觀光船上導覽的鄉代(小娟的舅舅),鄉公所財經課課長(監督遊船活動),開計程車的福哥、福嫂,以及眾多上教會的阿兵哥。

這些人除了住營區的阿兵哥,都住在兩個村子。不過其實是同一個聚落,為了行政區畫而畫出來的兩個村—中柳村與樂華村。聚落的規模可謂「阡陌交通,雞犬相聞」。
(照片中右斜上為樂華,左下半是中柳,以忠誠門中路區隔。)


2010-09-13

東引散策(一):阿兵哥
Notes of Tung-yin I: Soldiers

  • 東引之行有郵記一則,記錄這鄉的一間郵局,以及我寄出的十張明信片。

船到東引,在港口只能見到中柱港石牌
東引島碑得到遠遠的中柱海堤前才看得到
想了許久來寫幾篇東引紀行,雖散漫不成冊,但查散策有日文散步(さんさく, sannsaku)之意,在東引的這段日子,確實是個散步之行,就假日文漢字名之了。

東引之行,肇因多國語言交換社*的創社社長在東引當兵,駐守在東引的制高點。書信往返了兩次,真要動身去探訪大概就是想想,想想罷了。想當初在澎湖時,說要去探訪遠在馬祖的同梯,也沒成行。沒想到在金門旅行的最後一日,居然接到電話說月底營區試辦懇親開放參觀,在福建接到福建的消息大概就是緣份,立馬決定再訪福建。能夠以平輩身份去探訪軍營懇親的,這應該是最後的機會了。

這趟原本未定歸期的旅程,最後竟以11夜11天作結(8/26~9/6),久到我誤以為從此要定居北疆,清閒到研讀起鄉誌了。好在再久,也不如蘇武北海牧羊十九年,最終也還是平安回家。